2013-06-25 14:28:00 来源:武当山地质博物馆 作者:佚名 点击:次
武当仙山
武当山主体岩石为形成于1800Ma-800Ma的变火山岩、变沉积岩,次为变辉绿岩、变辉绿玢岩。它们在800Ma-227Ma(南华纪-中三叠世)漫长的过程中,先后经历了晋宁运动、加里东运动的拉张滑脱、褶叠增厚和变质作用。晚三叠世-早白垩世(227Ma-96Ma)的逆冲推覆构造,随着推覆岩席的堆垛,武当山开始高高隆起并经受又一次变质作用。晚白垩世(96Ma)以来,地壳处于造山后调整阶段,全区处于拉张状态,随着公路断裂与两郧断裂间下陷形成断陷盆地,武当山地区不断抬升,形成六级古夷平面和4级河流冲积阶地,在流水侵蚀、冰川刨蚀、沿断裂裂隙的风化崩塌等综合作用下,形成了现今大岳武当山。
武当要闻资料 | 武当旅游新闻资料 | 旅游行业新闻资料 | 道教新闻资料 | 武术新闻资料 | 科教资讯 | 武当名师 | 武当名医 | 武当名医 | 武当方圆 | 武当财经
武当新闻 武当山旅游新闻 武当山综合新闻 武当武术新闻 武当道教新闻 武当山新闻热点 武当山图片新闻 武当山视频新闻 武当在线 武当360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2-2017 , All Rights Reserved .ICP号:鄂ICP备12002282号
主办:武当山特区宣传部
电话:0719-5661096 0719-5663345 传真:0719-5664486 E-mail:[email protected]